9月13日至9月14日,土木工程学院分别邀请同济大学研究员单伽锃、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戴君武、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周长东为本院师生作系列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土木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办公室主任周洋主持。
单伽锃报告题目为“建筑结构地震损伤状态多源感知与安全评估”。单研究员报告中首先提出当前城市多龄期建筑的抗震安全、真实抗震形态、结构强震观测、震损应急评估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当前数值模型建模误差客观存在。以解决此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结构基准模型刚度与阻尼参数的多目标识别方法;利用基准状态参数,提出了有限观测加速度响应驱动的未观测地震响应识别方法,并应用于多个实际工程。其次,介绍了为解决结构关键区域状态研发的高精度微电压速度传感器,并验证其准确性;基于视觉的三维高精度重建,评估结构表面损伤。最后,以强震后建筑震损状态评估的难点为切入口,详细介绍了非线性地震损伤量化评估模型、损伤状态概率性评估、基于实测信息的性能水准评估等内容,以及这些方法所应用的实际案例。
戴君武报告题目为“关于土耳其大地震的几点认识与启示”。戴教授从以下几个在土耳其震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阐述了自己对问题的回答,一是多次强震叠加效应问题——主震+余震对不同区域震害的叠加效应、既有LRB支座隔震建筑及VD消能减振建筑的冬季安全问题、减隔震装置性能的设计取值问题。二是结构与非结构系统的相互作用问题——城市建筑非结构部件震害问题,城市功能丧失,灾民安置及恢复重建面临巨大困难,未来现代化城市防震减灾的重点将是附属非结构系统,确保医院等防灾应急建筑震后功能的正常发挥,消除学校建筑地震安全隐患。三是楼梯及楼梯间设计问题,破坏突出,导致逃生通道失效——提升城市建筑尤其是重要建筑楼梯间的地震应急逃生可用性。四是文物古建震害问题——如何保护我国大量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免于地震破坏。五是工程场地震害问题——如何评估我国大量江河湖滨场地工程建筑的地震安全问题。六是电力设施震害。最后戴教授指出,减少非抗震设防老旧建筑存量,降低建筑非结构系统的地震易损性,消除关键生命线系统的地震安全隐患,是提升我国城市抗震防灾能力的关键。
周长东报告题目为“高性能符合材料加固古建木柱的力学性能研究”。周长东详细介绍了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嵌骨架外包纤维布复合加固古建木柱的协同工作机理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在外界环境和长期荷载作用及木材存在的自身缺陷影响下,古建木柱材质和性能显著下降,古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存在问题,且传统加固方法存在影响结构整体性、产生二次损伤、性能提升不明显等问题。其次详细介绍项目创新性研究内容,包括连接滑移性能研究、轴心受压性能研究、抗震性能研究。连接滑移性能研究内容包括:胶层厚度、钢筋直径、锚固长度对内嵌钢筋与木材之间粘结滑移关系的影响,以及黏结应力的分布、黏结滑移位置函数、黏结承载力计算、平均黏结滑移曲线分布研究等。轴心受压性能研究对象为复合加固圆形木柱和方形木柱,研究纤维布的布置、内嵌钢筋用量、内嵌钢筋直径及纤维布缠绕方式对不同的截面形状柱构件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 抗震性能研究以故宫太和殿内木柱为原型,缩尺设计,完成复合加固木柱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以探究复合加固木柱的抗震性能,试验参数为轴压比、内嵌钢筋数量、碳纤维布的布置及缠绕形式。